寻根千古文明——走进河北涿鹿


来源: 燕赵都市报纵览新闻

寻根千古文明

——走进涿鹿


(资料图)

燕赵大地的历史文化,充分体现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融合丰富的特点。在这古老的土地上,散布着数不胜数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它们用多种多样的历史语言,向今人讲述“何以中国”的故事。

在这片星汉灿烂之中,“涿鹿”两个字,反映着古往今来人们对中华文明起源和中华民族形成的想象;记载着代代学者对中华文明史的追问、挖掘与阐释。我们再次走进河北涿鹿,探寻赓续历史文脉、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力量源泉。

图为涿鹿博物馆。河北日报记者刘采萍摄

发现“黄帝城”

2021年12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一本考古学报告《发现黄帝城——涿鹿故城及周边遗址考古工作报告》。该书主编、吉林大学考古学院的魏东教授,称这本书“是一份答卷,也是一份礼物”。

这本考古学报告总结了吉林大学考古团队和河北的考古工作者,从2014年至2018年,围绕涿鹿“黄帝城”及周边遗址进行的考古勘探与调查的成果。对涿鹿故城,即当地俗称“黄帝城”的遗址,进行了专题研究,回答了公众感兴趣的若干问题。

涿鹿县位于我省西北部的山间盆地区,隶属于张家口市,地处太行山余脉与燕山山脉交汇处,桑干河在其北部自西向东流过。涿鹿历史悠久,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更重要的是,中国“史家第一人”、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首篇记载:“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黄帝)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

司马迁将“涿鹿”二字,与对中华文明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的“黄帝”紧密联系在一起。而“邑于涿鹿之阿”,更是让许多人将位于涿鹿县矾山镇俗称“黄帝城”的古遗址,直接与中国早期国家及其都城作了对应性的投映。

然而,和许多人猜想的不一样,考古工作者通过专业勘查得出结论——该古城遗址目前存在的城垣应始建于战国。“在已调查完的13处以‘黄炎蚩’命名的地点中,仅蚩尤寨(中寨)发现有与‘黄炎蚩’时代相当的新石器时代遗物,其他地点或未发现古文化遗存,或文化遗存晚于‘黄炎蚩’时代。”

大失所望吗?考古学家并不这样看。

“这并不会影响我们对包括涿鹿在内的中华文明‘三岔口’地区所发生过的历史的重视程度。”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文瑞,在谈及笼罩于涿鹿的历史疑云时,展现出考古学家抽丝剥茧的耐心。

“涿鹿及周边地区,比如张家口的赤城、怀来、宣化、蔚县等县区,从河北考古工作者这些年勘查得到的考古学材料来看,是一个多种考古学文化交汇融合的地区。辽西红山文化、西部庙底沟文化等多个文化类型的元素,都在洋河、桑干河流域这个更广泛的地理范围内有所体现。那么,这些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在这个被称作文明‘十字路口’或‘三岔口’的地区交流、碰撞,是不是在某种层面反映着历史文献的一些记载?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做更细致深入的探查和研究。”在张文瑞看来,只有将严肃的、多学科方法相互配合的考古工作坚持不懈推进下去,才能为“涿鹿故事”提供一个更为清晰的讲述线索。

图为中华合符坛。河北日报记者刘采萍摄

千古文明开涿鹿

今年6月,在涿鹿县矾山镇,国内历史学、文献学、神话学、文化传播、文旅融合等领域的40余位学者齐聚一堂,召开了一场以“千古文明开涿鹿”为题的文化论坛。专家学者们运用当代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继续完善着中华文明形成初期发生在涿鹿大地上的历史叙事。

史学界对涿鹿的重视由来已久。除了《史记》《逸周书》《汉书·刑法志》《水经注》等经典文献中有古人对涿鹿的记录之外,许多继承中国史学传统同时接受现代研究方法和理念的大家学者,如徐中舒、徐旭生、李学勤等,同样把“涿鹿”当作打开中国上古传说时代诸多谜团的一把钥匙。

著名古史专家、考古学家徐旭生,对中国上古传说十分重视。他通过三十年的持续研究,写成《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使得中国上古史综合性研究从此别开生面。他坚持对中国史学保留的上古史材料即“早期书写”,给予必要的重视和研究。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史料和传说中的一些记载得到了实证。

为什么在历史学家看来,涿鹿等连接“传说”与“历史”的符号,特别有意义呢?

北京大学教授、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陈连山认为,“涿鹿之战”这样的早期书写和记忆,有回溯历史的意义。而且,通过对其语境、表达等多角度解读,还能够搜寻到关于先民与自然互动或社会观念形成和演变等方面的丰富信息——这对中华文明向前发展意义重大。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洪猛长期关注冀西北地区的考古研究和历史文化挖掘,在他看来,一方面,涿鹿历史文化的独特性,在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为这里带来了多样性文化交汇等特点;另一方面,历史并不仅仅保留在遗址遗物中,中华民族在建设早期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建构着早期的精神文明,而历史的精神遗产同样宝贵。

文明史,并不仅以实物形态留存大地上,深埋于土层中;它同样保存在生生不息的人类记忆之中,并常以神话或传说等形式成为先人留给今世的信号。

图为黄帝泉。河北日报记者刘采萍摄

“涿鹿故事”演绎精彩

近期,在一些文学和影视爆款作品的带动下,在众多观众和读者中掀起了一波“中国神话传说热”。“中国上古传说时代”正以一个文化大IP的姿态,重现现代传播的聚光灯下。

黄帝、炎帝、蚩尤,涿鹿之战、阪泉之战……历代史学家苦苦钻研,以求恢复这些名字背后的历史面貌;当代年轻人则似乎早已从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找到了契合其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的内容与角度。

这不是年轻一代的标新立异。多年领队考古“黄帝城”的学者魏东,曾这样记录自己的感触:“虽然‘涿鹿故城’才是它最正规的名字,但我还是和当地老乡一样,习惯用‘黄帝城’这个颇具神话色彩的名字,来呼唤这座与我们相互陪伴了很久的古城。”

魏东的合作伙伴,涿鹿县历史文化研究学者、《发现黄帝城——涿鹿故城及周边遗址考古工作报告》一书的副主编赵晓芳,谈及“涿鹿故事”的当下和未来时表示,涿鹿是河北历史文化长卷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桑干河畔,文化交流与融合实实在在地发生过,对推动中华文明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挖掘其历史文化的意义,首先在于传承精神。作为涿鹿本地的文化研究者,以开放的视野和真诚的心态做好历史文脉梳理、保护与传承,才能让明天的“涿鹿故事”更精彩、更动人。(河北日报记者刘采萍)

关键词:

[责任编辑:shsh]

网罗天下